簡易垃圾填埋場封場治理方案
-生物除臭劑的逐步推廣應用
固體垃圾會對土壤以及空氣環境都造成嚴重的污染,因此,我國建立了多個簡易垃圾處理廠,來對固體垃圾進行處理,以期能夠減少固體垃圾對環境的污染。然而,就我國目前的簡易垃圾填埋場來說,其在實際的運作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無法使得環境得到有效的保護,而且還會造成二次污染的出現,因此,需要結合實際的情況,制定出合理的封場治理方案,對簡易垃圾填埋場運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處理,從而保障簡易垃圾填埋場可以發揮出其真正的作用。
1.具體工程概況
某市的垃圾處理場位于郊區地段,周圍有高速公路環繞,交通方便,另外,在該場的周圍還有更低以及各種生產企業,在稍遠的地方還有農村以及供水源地,該場與市中心的距離僅為8km。該處理場占地面積達到了15h㎡,堆放的垃圾形成呈現為不規則的四邊形,其東部的寬度在135m,而西部的寬度則為230m,其東西向的長度均為350m,堆放的垃圾其東西部都有一個高點,相較于東部來說,西部的高點更加高,高度為25m,該場在地下的埋深度為3m,到本年為止,該處理場所接收的生活垃圾已經達到了150萬噸。該場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被建設起來,在正式的投入時候用后,只是作為垃圾堆放場進行使用,而該場的底部并沒有設置相應的防滲漏設施,因此,該場屬于簡易的垃圾處理場。
2.簡易垃圾填埋場處理的主要目標以及基本功能
2.1簡易垃圾填埋場處理的主要目標
簡易垃圾填埋場在對生活垃圾以及各種固體垃圾的處理上,主要想要達到的目標:首先,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物對環境的破壞,減少滲瀝液的出現,從而降低雨水的滲透量。其次就是能夠對地表的排水性能進行有效的推進,使得地表徑流能夠達到最大限度。再次,就是能夠對所填埋處理的物質所產生的氣體進行有效的范圍控制。最后,就是將垃圾、人群、工業以及動物進行隔離,從而使得垃圾不會對其造成影響。
2.2簡易垃圾填埋場的基本功能
簡易垃圾填埋場處理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①起到防止垃圾出現滲瀝液滲透的作用;②對垃圾散發出的惡臭進行有效的控制,對氣體進行回收處理,最終起到綜合治理和污染控制的作用;③對病原菌進行控制,遏制病原菌的傳播,減少蚊蠅的繁殖量;④起到保護地表水水質的作用,降低因垃圾擴散對動物以及人造成的危害;⑤起到保護水土的作用;⑥穩定垃圾堆體等。
3.簡易垃圾填埋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3.1垃圾長期裸露堆放,極易孳生蚊蠅,散發臭氣,傳播疾病,污染環境;
3.2垃圾在堆置過程中,有機物在厭氧條件下分解,可產生對環境有較大污染的有害氣體,如CH4、H2S、CO2等,特別是CH4氣體濃度含量在5%~15%時,極易發生爆炸;
3.3垃圾在分解過程中產生滲瀝液,尤其到雨季,滲瀝液劇增,對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直接威脅;
3.4填埋作業未采用“分區、分單元”的作業方式,壓實密度達不到設計要求,隨著堆體的不斷升高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4.治理方案的制定
目前,國內外對簡易垃圾填埋場的治理普遍采用就地封場治理、異地衛生填埋、篩分后異地處理3種技術路線。
4.1就地封場治理
這是目前國內外處理簡易垃圾填埋場普遍應用的辦法。通過對垃圾堆體進行必要的整形,修筑平臺、盤山道、邊坡排水渠與雨水邊溝,對滲瀝液進行定向收集導排,然后對垃圾堆體進行最終覆蓋及植被恢復,并建設填埋氣體集中收集處理系統,最終達到消除垃圾堆體的安全隱患及產生的臭味,有效減少滲瀝液產生量,有效控制處理填埋氣體及滲瀝液對周邊環境的污染,改善景觀達到生態恢復的目的。
該方案具有施工工期短、見效快、費用低,操作比較容易,建成后可避免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土地資源可得到開發利用等優點。缺點是滲瀝液污染雖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但短期內還會有少量滲瀝液滲入地下。
4.2異地衛生填埋
該方案是將簡易垃圾填埋場堆存的垃圾清運至標準的衛生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以達到徹底消除簡易垃圾填埋場污染的目的。前提條件是,該地區必須具有按國家標準規范建設的垃圾衛生填埋場,并同時具有足夠的接納處理能力。異地衛生填埋方案可徹底解決簡易垃圾填埋場的污染問題,原場址可得到再次開發利用。缺點是清運及處理成本高,運輸過程中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仍需再占用新的土地資源。
4.3篩分后異地處理
將現存垃圾進行篩選,篩上物轉運至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篩下物堆肥或就地填埋。該市現有1套篩分處理線,按目前的處理能力只能保證處理完成當日產生的生活垃圾,如需處理已堆存的100萬t陳腐垃圾,尚需增加篩分處理設施及相關設備,將需要較長的處理周期和較高的運行費用。
該方案垃圾資源化、減量化效果明顯,但由于垃圾堆體中含有大量的建筑垃圾,灰土含量較高,篩選困難,可利用成分少,大量篩下物仍需要填埋處理。
4.4治理方案的確定
由于異地衛生填埋和篩分后異地處理都需要具有一定接納處理能力的衛生填埋場為依托,且該市目前尚無規范的垃圾衛生填埋場,大大制約了這2種方案的實施。因此,結合該市實際情況,并經可研報告的充分論證,本文提到的垃圾處理場綜合整治工程最終采用了就地封場治理方案。
該垃圾處理場就地封場治理方案的實施,應在CJJ1l2-2007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技術規程的指導下進行,根據該場的實際情況制訂適宜的設計方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技術處理手段。根據規范要求,該垃圾處理場綜合整治工程的主要工作內容分為:1)對垃圾堆體進行整形、壓實和覆蓋,消除安全隱患;2)封場覆蓋系統的確定;3)控制垃圾滲瀝液對水體的污染;4)集中收集處理填埋氣體,消除臭味;5)恢復植被,改善景觀;6)建立封場后的監控體系。
4.5生物除臭劑的應用
垃圾填埋場難免出現異味、惡臭的問題,現在生物(菌)除臭劑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既比化學除臭劑安全,無二次污染,也比吸附性除臭劑成本低,效益高,收效好,值得大力推廣!
5.結語
綜上所述,簡易垃圾填埋場能夠對垃圾堆體起到一定的處理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環境形成保護,但是其在實際的應用中,還存在較為明顯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阻礙了簡易垃圾填埋場處理功能的發揮,不僅不會對環境形成保護,還會造成二次污染的出現,因此,針對簡易垃圾填埋場存在的問題,需要采用合理的手段,對其進行解決,制定合理的封場處理方案,嚴格按照該方案進行簡易垃圾填埋場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從而可以有效的控制垃圾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以改善生態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