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環保行業政策分析
2016年既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作為典型的政策驅動型行業,環保行業的政策變化歷來是關注重點。2015年以來,國家相繼推出了新環保法、環保PPP模式、第三方治理、環境監管垂直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在責任主體、監管體系、污染物收費、排污許可、排污權交易五個方面進行了重大改革,從多個方面吸引社會力量共同改善環境質量,把過去被動化、模糊化的環保管理變為了主動化、定量化、清晰化的管理,環保政策體系和監管執法體制得到重構后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密集出臺的國家政策以及公眾對碧水藍天的‚環境剛需極大提振了環保行業的景氣度,以政策拉動和法規標準倒逼為特點的環保產業迎來了嶄新的發展機遇。
同期頒布的《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也指出要重點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加強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兑巹潯诽岢龉澞墉h保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2015年的2%提高到2020年的3%,打造20個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區,充分說明國家將把節能環保作為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的重要內容,努力更多的市場空間。
十三五環保產業將撬動萬億級投資。從全國的環保實際投資情況來看,十二五期間,共有2.52萬億銀行貸款和社會資本投資投入到環保領域,近幾年保持在平穩水平。從產業投資規模來看,預計”十三五”期間環保產業投資相比‚十二五將增長250%,其中水處理產業投資增幅將達到60%。海綿城市、城市綜合管廊、黑臭水體處理、‚水十條、‚大氣十條、土十條等政策將直接撬動萬億級產業投資,”十三五”期間環保產業投資規模預計將達到17萬億元。
根據發達國家經驗,環保投入占GDP的比重達到3%,才能有效實現環境改善。近年來,國家在環保領域的投入不斷加大,環保投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2015年底,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1%左右;預計2020年節能環保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達到3%。
環保投入實現快速增加
淄博圖泰環?萍加邢薰痉e極響應環保為民的號召,順勢而為,厚積薄發以保護和改善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為使命,深耕污水處理、粉塵污染、異味污染、土壤修復等領域,主要產品抑塵劑、生物除臭劑、保水劑、重金屬螯合劑、COD降解劑、絮凝劑等,已得到市場的廣泛應用和認可。